我的反省
文章来源对私金融     作者王行行     日期2025-07-28     点击量61

截至2025年6月,广角一期系统建设情况:

68871d7821dd0.png

以上系统上线运行后,基本实现业务数据一致性、数据公允、业务标准化、流程规范化、技术提效的一期建设目标,二期系统建设目标:在现有数据归集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数据分析及业务极端风险识别能力,能够运用技术帮助业务发现风险,降低违约业务、后经营等风险业务比例。

一、产品设计、汇报

负责产品设计、PRD撰写、评审,参与产品UED评审、研发技术方案评审、测试用例评审、产品上线前走查等。

前期主要负责保理、典当业务系统的框架搭建,V1.0、V2.0的PRD撰写,(保理业务系统能够90%的复用率应用到典当系统),并负责与集团业务处室进行产品设计的汇报。

后期与部门同事毕特一起梳理保理迭代版本需求,并参与部分复杂需求的输出。

在整个产品设计中,优势是能够深挖用户表述的背后需求,并快速的转化成产品需求。学习到了不过度设计产品的重要性,以前的想法总是想让产品一开始就完美,但是实际场景并拿不准用户的习惯,这个时候放一放很重要,比如在审批时自动回填上一个退回节点,但是实际我们的用户会理解成,只能退回给我们默认的节点,造成后面咨询问题较多。又比如担保方案,过度的强调了产品功能的重要性,留给用户发挥的空间太少,造成逻辑复杂,上线问题较多,如果一个产品功能带来的问题比收益多,那就应该要放手,简化产品逻辑。

同时,前期为了赶进度,我们上线了很多功能,这些过程中没有很深入地从用户的易用性与思考产品,造成了部分功能的堆砌,最近的重点就是从用户实际使用反馈以及咨询问题方面通过优化产品交互、功能让产品更贴近用户真实使用习惯。

二、周边沟通

除了与业务部门沟通,产品沟通最多的就是研发、测试部门,在与业务沟通的时候,心里是有提前建设以及预期,所以会耐心多一些。而与部门内部的沟通,经常会因为产品语言、开发语言不是同一套,一模一样的话可能大家理解就是不一样,造成需求理解不一致返工的现场,目前大家是第一次合作,有个磨合的过程,在沟通的过程中,需要多一些耐心和细致,逐渐形成默契。

三、工作计划

广角的管理层对系统给予了深厚的期望,最终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实现从纸质到电子化的转变,本期上线仅仅是一个起点,基本实现数据一致性、数据公允、业务标准化、流程规范化,后面业务风控是系统能发挥更大价值的点,需要学习利用现有的技术,包括机器学习等做好风控模型,帮助业务发现风险,降低违约业务、后经营等风险业务比例。

四、其他

生活的重量有时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来自我们对自己过高的期望。

我是一个很看重产品上线后使用效果的人,对于用户的问题很敏感,有时候会纠结于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存在,让自己陷于内耗的境地。

真正的疲惫不是源于行走的距离,而是源于内心的迷茫——当我们看不清脚下的路,每一步都会显得格外沉重。相信即使在最深的疲惫中,也藏着改变的火花。允许问题发生,关键是问题发生了以后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版权所有 © hth官方网页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