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反省
文章来源车车多     作者姚佳佳     日期2025-07-28     点击量53

这些年写反省,开头总喜欢算算自己在公司待了多少年,好像时间越长越有底气。但现在到了不惑之年,反而开始倒计时——职业生涯还剩多少年?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能创造什么价值?

1.成本优化,还能怎么降?

成本考核已经执行一年,单吨、单车的成本逐年下降,但降本的空间越来越小,再往下探,可能就要影响效率了。这时候,光靠“省”已经不够,得想办法提升整个供应链的价值。

2.为什么选择供应链管理?

以前每年都会学点新东西、考些证书,但大多和物流没关系。今年有半年的产假,正好可以补补课。对比了物流师和供应链管理师,觉得后者更有挑战性,也更符合未来的趋势。6月份省物流协会刚好有供应链管理师的培训,我就报名了,想趁着假期把这块短板补上。

说实话,以前我对供应链的理解很浅,以为“开发供应商的供应商”或者“开发客户的客户”就是在做供应链管理。但培训之后才发现,真正的供应链管理远不止这些。

3.行业的变化与机会

以前物流是制造业的“第三利润源”,但随着大企业纷纷自建物流公司,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蓝海变红海。现在,供应链才是新的增长点。供应链的优势很难被复制,一旦建立起来,合作粘性会很强。比如培训时遇到的广通物流,他们已经从传统物流转型做供应链服务,专门为上市公司提供全套供应链解决方案,客户关系稳定,连招标都不用,直接议价续约。

供应链管理不仅仅是物流,而是从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到销售、服务的全流程协同。它的目标不仅是降低成本,还要提高效率、减少浪费、增强客户体验。

4.现实中的问题

老师讲了一个案例:物产中大的一家工厂,生产环节很先进,但库存和物流没跟上,光库存管理人员就有250人。优化供应链管理后,人数降到50人,成本大幅下降。这说明,智能工厂必须和智慧物流匹配,否则就像一辆马车,一个轮子快,一个轮子慢,整体效率还是上不去。

我们新昌的智能工厂也有类似问题——装卸慢、缺货(转单)、等货、两厂装……这些看似是物流问题,其实根源在于供应链各环节没打通,信息不透明,协同效率低。

5.接下来的计划

供应链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整个体系的优化,甚至组织架构的调整。但我觉得,这正是未来几年最有价值的方向。

今年产假,我打算系统学习供应链管理的知识,尤其是如何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协同效率。为此,6月我参加了制造业数字化博览会(上海),重点听取了《智慧物流供应链生态共建》报告,了解目前行业先进案例及技术。

这条路不容易,但值得尝试。毕竟,职业生涯后半程,总得做点更有挑战、更有价值的事。


版权所有 © hth官方网页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