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日报(160628)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06-28         点击量1646

  财经新闻

  1. 总理再论中国经济新动能 剧透未来政策重点

  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中国经济“双引擎”论,每次出席达沃斯论坛,李克强总理总有对中国经济的精彩论断。这一次,总理论述的焦点放在了中国经济新动能。

  在昨日召开的天津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总理阐述了中国经济一个令人欣慰的事实:尽管在规模上还难以和传统动能等量齐观,但新动能正呈快速增长态势。

  为了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总理开出了三大“良方”:创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并“剧透”了未来政策要点。

  其中,针对创新方面,政策主要围绕“双创”、“互联网+”两大关键词展开;针对全面深化改革,政策重点将放在去产能、简政放权、企业减税、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和放宽对民企的市场准入等方面;针对开放,政策则主要涉及对外资扩大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的开放。

  “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最近两年,李克强总理几乎在每个重要场合谈及中国经济时都会强调这一点。此次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也不例外。

  在昨日的2016夏季达沃斯开幕式上,李克强表示,面对持续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没有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

  政策调整的效果正在逐渐呈现。李克强说:“这几年,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经济的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前列,而且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

  尤其令人欣慰的是,新动能呈快速增长态势。它在保障就业、增加收入、促进转型升级方面,乃至在推动发展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李克强列举了两组数据来说明。一组来自稳定的就业数据:1-5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577万人,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的58%;5月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2%,这几年一直保持在这样一个水平。

  另一组来自“双创”:新增市场主体平均每天4万户,其中新增的企业就有1.3万户,今年1-5月份的增长速度高于推进“双创”的前两年。

  此次达沃斯论坛以“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为主题,而一系列与主题相关的新技术、新业态、新经济在中国也是快速增长。总理昨日在主旨演讲中“点题”了两个有代表性的产业——高端制造业和电子商务。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5月份,装备制造业增长速度是8.5%,远高于工业平均增速,其占整个工业比重已经接近三分之一;网络消费同比增长27.7%,增速是消费平均增速的两倍多。

  目前新动能在规模上还难以和传统的动能等量齐观,这也是新旧动能转换期间,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但在李克强看来,“假以时日,异军突起的新动能必将撑起未来中国经济的新天地。”

  李克强称,在调整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短期难免有起伏波动,传统的数据会有这样那样的变化,但是也要看到,新经济的成长带来的新变化还有许多不在视野之内。通过推动结构调整来促进结构转型,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今年能够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国应该怎么做?

  李克强也开出了三大“良方”:以创新引领经济转型升级,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以开放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在阐述这三方面内容时,李克强透露了不少未来将要实施的政策要点。

  其中,在创新方面,政策主要围绕两大关键词展开,即“双创”、“互联网+”。

  李克强指出,要进一步推进“互联网+”行动,广泛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不同领域融合发展,催生更多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出更加符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的平台,汇聚各方面力量加速创新的进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针对全面深化改革,未来政策重点将放在去产能、简政放权、企业减税、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和放宽对民企的市场准入等方面。

  李克强表示:“其中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淘汰严重过剩的产能,重点是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去产能,主要是运用市场化和法治化手段,严格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

  他认为,去产能最大的难题是人往哪里去,企业要采取多种措施使职工转岗不下岗,中央和地方政府都要对职工分流安置给予必要的支持。

  事实上,在总理讲话的前一天,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达沃斯一场分论坛上透露了今年去产能的目标:煤炭去产能2.8亿吨,涉及需要安置的员工是70万人;钢铁去产能4500万吨,涉及需要安置的职工是18万人。

  2. 徐绍史透底今年煤炭去产能2.8亿吨 占退出计划半数以上

  “近年来,受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不足的影响,钢铁、煤炭行业形成了大量的过剩产能。积极稳妥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是我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任务。”华泰证券研究所分析师宋雪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今年最紧迫的任务是完成去产能。”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在2016年世界经济论坛上首次披露了今年煤炭、钢铁行业的去产能目标,“去掉煤炭行业产能2.8亿吨,安置员工70万人;去掉钢铁行业产能4500万吨,安置员工18万人”。需注意的是,《煤炭脱困意见》中提出,力争用3年到5年时间,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也就是说,今年煤炭行业去产能目标在总目标中所占份额超过一半。

  自“去产能”被列为2016年经济工作五大任务之首后,不仅政策持续加码,目标也愈发明确,而在化解产能过剩方面,钢铁、煤炭行业又是重中之重。对此,国务院于今年2月4日、5日曾先后下发《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及《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旨在加快推进两大行业去产能步伐。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1月份至5月份,全国累计生产原煤134386万吨,与去年同期(146036.5万吨)相比,今年我国原煤产量下降约1.165亿吨。

  宋雪涛认为,目前来看,煤炭行业去产能已进入长周期拐点,需求量已达到峰值水平。随着稳增长的刺激告一段落,预计去产能效果将集中体现在今年下半年。

  记者梳理发现,在此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去产能被各地视为重要工作,相关方案陆续出台。如云南去产能方案提出,到2018年该省煤炭产能总量将控制在7000万吨以内,并将在完成国家与该省签订的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目标责任书中化解2088万吨煤炭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引导退出力度;贵州则计划用3年至5年时间压缩煤矿规模7000万吨左右;山东煤炭去产能方案明确,3年内压减4500万吨,5年内近六成煤矿将退出。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煤炭行业去产能不断深入的同时,地方煤炭国企改革也在不断显现。6月17日,郑州煤电宣布停牌,称可能涉及转让公司股权及控制权等重大事项;稍早之前,山西省晋能集团与山西国际能源集团宣布合并重组,拉开了煤炭企业重组的序幕。

  3. 人民币中间价重挫600点 并非“8?11”重现

  由于英国脱欧公投后英镑巨幅贬值,美元强势上攻,6月2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大幅下调599点,报6.6375,创2010年来新低。这不禁让人担忧,人民币是否正在或将要经历“8?11汇改”的波动情景。

  2015年,8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降1136个基点或1.86%,报6.2298元,调降幅度为有史以来最大。英国脱欧公投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英镑汇率或将持续下滑,人民币未来是否将波动加剧?除了人民币,是否还有令中国担忧的问题?

  “随着人民币更取决于市场供求,任何外部波动都会影响人民币,这是被动的,并非‘8?11新汇改’的主动贬值,”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在2016天津新领军者年会(下称“夏季达沃斯”)期间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最主要的担忧并不在于汇率,“英国脱欧是否标志着全球化的趋势放缓甚至逆转,这值得密切关注,”他表示,毕竟中国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主要因为经历了极好的外部环境,出口才能实现每年20%的增长。

  欧亚集团(EurasiaGroup)总裁伊恩?布雷默(IanBremmer)对本报记者表示,英国脱欧公投对于全球化趋势是一个绝对的打击,各国对于政府等中心化机制的抵触情绪正在上升。

  上周五,英国公投结果最终脱欧派以52%胜出,超出市场普遍的留欧预期,造成全球主要股市大跌及汇市震荡。当日,英镑跌幅最高达11.80%,触及1985年以来最低水平。欧元(1.1022, 0.0002, 0.02%)跌幅达4.47%。在岸人民币日间收盘跌0.56%至6.6148,创五年半低点。

  与此同时,英国脱欧公投的结果令美元受益匪浅,美元指数(96.3534, -0.0226, -0.02%)上周五出现暴涨行情,而这一走势在本周持续。截至北京时间6月27日17:00本报记者发稿,美元指数报96.2。

  “市场的不确定性却并未减弱,这意味着美元有望继续受益于避险需求。”易信金融总部中国区首席交易官孙宇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北京时间6月27日16:00,10年期英国国债收益率历史首次跌破1%。

  当前,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为参考“上日收盘价+CFETS一篮子货币汇率”,而一篮子货币中,收盘价代表着市场的力量,而美元又在一篮子货币中占据较大比重,因此人民币中间价在本周一开盘下调合乎逻辑。

  由此,主流观点并不认为,人民币中间价的大幅下调是“8?11”的重演。FXTM富拓市场首席市场分析师JameelAhmad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由于英国公投出人意料地宣布“退欧”,投资者情绪突变,避险情绪高企。上证指数和人民币汇率承压,但这和国内因素并无太大关联,主要是因为全球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预计投资者将在意外的退欧结果后更倾向于避险,这将会导致上证指数和人民币进一步承压。”

  黄益平则表示,既然央行已经将政策目标定在了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基础上,保持人民币相对稳定,保持对美元的灵活性,这是一个权衡,也是一个合理的安排,因此市场没有必要过度关注人民币对美元的波动。

  “如果是人民币未来真正走向自由浮动汇率,波动会更大,所以我们应该关注的并不是人民币会出现多大波动,而应该关注这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多大影响,金融体系能否在适当波动时保持相对稳定。”黄益平称。

  金融市场

  1. 今日股市收盘最新消息:退欧余震不断 沪指意外反弹涨1.45%

  截至收盘,沪指报2895.70点,涨幅1.45%;深成指报10377.57点,涨幅2.27%;创业板指报2191.81点,涨幅3.03%;中小板指报6816.66点,涨幅2.37%。

  沪市成交1898.55亿元,深市成交3931.75亿元,两市合计成交5830.29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的6468.77亿元缩量明显。

  盘面上,全线飘红,国防军工领涨,涨幅近4%,计算机、电子、食品饮料涨幅靠前;题材概念方面,亦全线飘红,次新股指数全天领涨,涨幅逾5%,盘中多个个股涨停,网络安全指数、传感器指数、移动支付指数等涨幅居前。

  针对英国公投退欧,外围市场大跌A股却能意外上涨,西南证券分析师朱斌接受记者采访表示,首先,脱欧由于其内在悖论,最终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中性的。其次,美元资产处于高位,人民币资产处于低位,国际资本对人民币资产需求会增加。最后,人民币利用退欧这个契机贬值,有利于降低中国经济风险。

  朱斌指出,本周解禁压力骤升,解禁高峰将至。上周A股解禁市值为274.74亿元,解禁类型中,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比重最高,其解禁市值约占全部解禁市值的78.82%。本周解禁压力骤升500%,解禁金额达1649.61亿元,这是今年以来的最高周解禁额。

  有观点提出,对A股投资者来说,此刻是否已经利空出尽,应该积极加仓拥抱一致预期下的“吃饭行情”?长江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表示,由英国超预期退欧引起的欧洲乱局对英国、欧洲经济以及全球风险资产都是负面的,而且事态发展目前依然具备较强不确定性,国际金融市场未来可能持续高波动。对人民币汇率预期(及资本流出预期)及出口预期带来负面影响,对A股市场风险偏好带来压制。

  陈果指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仍然是市场关注的主要指标,对人民币汇率预期来说,欧盟解体风险上升与美国经济走强带来的美元上升其本质影响是类似的。

  2. 欧美股市继续下挫 道指、标普创3月中以来最低收盘价

  周一,欧美股市、欧元、英镑下跌,受投资者避嫌情绪推动,黄金、美元、美债、日元等避嫌资产上涨。欧股收跌逾3%,欧元和英镑下跌,美股中道指和标普均跌破200日均线,期金收涨0.2%至1324美元,创2014年7月11以来最高收盘价。

  英国首相卡梅伦重申,退欧公投的结果具有决定性,排除英国会举行二次公投的可能;而关于退欧的协商将于启动《里斯本协定》第50条以后进行,这是下任首相的任务,现阶段不会启动该条款;此外卡梅伦将建立“退欧部门”,致力于就退欧协商进行研究。

  国际信用机构标准普尔今日下调了英国最高级别主权信用评级至AA,并将评级前景展望为“负面”,预示着未来还可能进一步降级。两天前,标普曾对英国评级展望发出降级警告。

  标普评价退欧公投称:“降级反映出,我们认为英国公投退欧的结果会削弱英国决策的可预见性、稳定性和有效性,影响英国的经济、GDP增长、财政和外部收支平衡。” 标普还表示降级体现出英国外部融资环境显著恶化的风险,而如果苏格兰举行关于是否独立的二次公投,将会触发宪法危机。

  欧洲股市普遍收跌。富时泛欧绩优300指数收跌3.65%,或跌46.35点,全年累计下跌22.29%。德国DAX指数收跌288.50点,跌幅3.02%;英国富时100指数跌156.49点,跌幅2.55%;法国CAC 40指数收跌122.01点,跌幅2.97%。

  欧洲银行股成为重灾区,影响幅度已经超过了雷曼或是LTCM倒闭时的跌幅。过去两日里欧洲银行股跌23%,创下历史最大跌幅,欧洲银行股市值跌至最低点。欧元区银行CDS飙升,投资者预期违约风险激增。

  退欧令英国银行商业模式面临风险,包括可能会丧失对欧盟客户提供服务的监管保护,苏格兰皇家银行和巴克莱银行分别收跌15%和17%。

  美股收跌,道指和标普3月中旬以来首次在盘中跌至200日均线下方,并创三月中以来最低收盘价。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跌1.5%,或跌260.51点,收报17140.24点,盘中一度跌逾300点,两日累跌4.83%。标普500指数收跌36.87点,跌幅1.81%,报2000.54点,两日累跌5.34%,创3月份以来收盘新低,盘中跌破2000点心理点位。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跌2.41%,收报4594.44点,两日累跌6.43%。


上一条:财经日报(160629)
下一条:财经日报(16062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