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功业乃三州
来源:hth官方网页入口论坛         作者:千幻烟         时间:2025-06-16         点击量255

我在自己的空间,携一片白云,轻轻翻开历史的书,捡拾优美、睿智、灵动的句子,揉搓成一粒粒种子,洒满心田。千百年来,那些触动灵魂的枝干花朵,有抑扬顿挫和风相送的芬芳。我小小的庭院,布满属于自己的瓜果梨桃,小家碧玉淡淡的轻烟,横亘于屋檐之上。着紫衣的葡萄,穿红装的草莓,仰头看小鸟牵着清风,与明月一起翻过篱笆墙。大多时候的我,一般都是在小院中心置一张小桌,一把小藤椅,左手捧着一杯清茶,右手握一卷东坡诗集,坐在轻轻浅浅时令中,读宋时悲喜,思尘世繁华。看远古云烟灯火明灭,侧目,冷眼,或赤澈,或明媚热烈。

观世间尘缘,有情似无情,无情似有情。秩序井然按部就班,一些之外那些事,又有几多悲欢离合故事,一轮又一轮每日都在上演着,谁也不知道的故事结局。很多很多事情,我们无力掌控,更无力改变。但是,却不能无视,不能麻木。怀一缕豪情,拯救不能沦陷被污染的雄心壮志。比如,忧国忧民,比如爱国爱家。由此衍生的正能量海啸,足可以颠覆无边暗夜。许许多多的篇章,许许多多的故事,淡然而豁达,浅笑安然,这便是东坡先生的写照。

苏轼,苏东坡——那个才气纵横儒雅的男子,那个站在文曲星最高一层阁楼的男人,牵引着这芸芸众生的目光,令人一下子迷恋记住他。从此,再也挪不开眼睛半分豪 。

所有人都知道,先生文章倾天下,他是诗词书画里走出来的谦谦君子,是那么温润如玉,正直博爱,坚韧坚强。多少次的打击流放,多少次不公平待遇,都没有令他怨愤颓废。而是选择一种超乎寻常的淡然,诗词仍然还是忧国忧民,还是关心民众的疾苦。长衫当风,神情飘逸,目光沉静,那模样让人觉得他既安稳岁月又静好年华。

最惊艳他与众不同的自嘲,就是那一首《自题金山画像》,诗云:“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百度云:此诗乃抒写先生平生到处漂泊,功业只是连续遭贬。他面对当年自己的画像,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既有对目前垂垂老矣的描述,也有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多重感情交织在一起。造语着实苍凉,寓庄于谐,言有尽而意无穷。不得不说,整首诗庄中含谐,直中有曲。表现了东坡先生其人其诗特有的风格。读之使人不由得击节可叹,极易受感染。从诗中可以看出来,他回首自己的一生,几经起起落落,失意坎坷,纵然有忠义填骨髓的浩瀚之气,也不得不化为壮志未酬的长长叹息。然而,失意也罢,坎坷也罢,先生却丝毫不减豪放本色,真是不可救药固执的浪漫。诗句末两句,语带诙谐,有自我调侃的意味,却也深刻地传达了东坡先生当时的微妙心情。

先生于字里行间散发出的豪放、跳脱、豁达以及灵动和深邃,莫不是令人读之不忍释卷。是的,除了这些,还有大爱和真力量,对丑恶之鞭挞,对正义之舒张。很多时候,我读先生的诗词,观赏先生的画作,都是仿佛如一个盲人,小心翼翼触摸盲点般那样认真和虔诚。一个字一个词一幅画一幅书法,我用眼睛和嘴唇轻轻触摸咂摸,再用灵魂仔仔细细反刍,很久很久不发一声。

平生功业,乃三州矣。先生只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旁讪朝廷”罪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这三个地方,他度过了长期的贬谪生活。故而,自嘲三州。

千年云烟逝,东坡已去。然,先生之高风亮节,先生之精神,一直激励后人。失意,不沉沦不颓废。反忧伤反哀愁,慷慨高歌,发出一声东坡老的沧海一笑。以自我解脱方式打开,自己一生的描述,作为总结。

彼时,我的空间有风吹来,梧桐叶沙沙,通体舒畅。一庭院,一桌一藤椅,一盏茶。我,凝眸远方,一幅掩卷沉思状。(本文于2019年8月10日发布于hth官方网页入口论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