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昏。公园。一条小径。
桃花落了,梨花落了,杏花也纷纷落下。小径,铺满了桃花梨花杏花,迂回曲折,穿过一丛丛高高低低的树木,消失在一片暮色里。
我看见了那个单薄的背影。
暮色落在肩头,青衫落拓,衣袂飘动,橘红温暖不了一身的岑寂。他和他长长的影子,踏着一地的香气,徘徊,徘徊着。燕子呢喃,在那楼台的檐间寻找去年的离巢,漏雨了,还是透风了。
唐人就有以燕子喻人的习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中的两句诗,写燕子,实则写人,写人世间的沧桑变化,写兴亡之感叹。小小的燕子,牵动着人的心弦,折射出岁月之无常。晏殊的燕子,在相识与不相识之间,似曾相识却又无法确认的那种心情,岂不是让人愈加惆怅吗?
一阵风起,旋起落花,纷纷如蝶。
他的眼神迷离。
穿过纷飞的落花,他的眸光,看向那轮夕阳。
夕阳如血。步履迟缓,沉重。
昨日,那些花朵光亮如新,一朵一朵绽放在枝头,迎着春风,现出盈盈的笑。人来,人往。踏青也寻花。脱去一身厚厚的衣衫,也焕发出春的气息来。
晏殊独坐亭台,一杯浊酒,几朵桃花,还有一阙《浣溪沙》。
他在等人,还是等落花流水?
等故人归来,还是等岁月老去?
夕阳西下,落花流水春去也。好在,还有宋词。宋词,将诗人留住,将一段黄昏留住。几千年的岁月里,诗人晏殊将小园香径那个黄昏,留在了一阙《浣溪沙》里。让我们在相思的时候,失意的时候,或者寻找蕴藉的时候,走进去。与晏殊同醉。与黄昏,同喜同悲。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黄昏,更黄昏。
在宋人的诗词里,黄昏总是一个感性的话题,一个让人悲喜交加的场景。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有人说这是欧阳修的诗句。我的手里有一册《唐宋词选》,上面明明白白写着“朱淑真”三个字。比较这首词与欧阳修的诗风,我还是倾向于这阙《生查子》出自于朱淑真。朱淑真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与李清照齐名。
她有着女性的细腻与温润,有着与七尺须眉不一样的感伤与哀婉。
她的黄昏,有着过往的羞涩与期许,也曾伤痕累累。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朱淑真只是宋代一名弱女子,虽然也是可以填词作赋,却没有李白那样的仙风道骨。不称意,也只能走进黄昏,去追忆,去疗伤。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去年的黄昏,花灯亮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让人何等缅怀,何等恋恋不舍。黄,是金子一般的黄。昏,是让人贪恋的迷惑,让人深陷其中的迷茫。
多么想沉醉不再醒来。
黄昏只是一瞬。醒来后,暮然回首,黄昏的暖,黄昏的迷失,都早已成为昨日黄花,凋零成梦。
也是黄昏,也是上元夜。辛弃疾的黄昏就温暖许多,宽慰许多。“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朱淑真在黄昏,是得而复失。是惆怅,是清泪。
就是因为朱淑真是一弱女子吗?可以被辜负,可以被嘲笑,甚至可以被替代。一阙《生查子》还被那些人,硬生生按在了欧阳修的头上。
辛弃疾的黄昏,是失而复得。是惊喜,或者是一种庆幸。因为辛弃疾的黄昏,只是一种情境,只是一种情绪宣泄的出口。
人总是要走进或者走过黄昏的,惆怅还是惊喜,或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走过”,一种人生的经历。得而复失也好,失而复得也罢,得得失失之间,不就是我们全部的人生吗?
或者,这就是黄昏的意蕴。
3、宋人似乎很喜欢黄昏这个意境。有些朦胧,有些寂寥,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在里面。那些诗人,就很喜欢将自己的意绪,放进这个黄昏里,去悲欢,去唏嘘感叹。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这是陆游半阙《卜算子》的描写与感叹。断桥边,黄昏里。面对一株老梅,寂寞绽放,暗自惆怅。
暗自惆怅的,是那支老梅,还是那个站在老梅前面的人呢?
风来了,雨也袭来。风雨交加中,朵朵梅花飘落如雨。
诗人,在风中雨中,独自凌乱。
为什么是黄昏?
日落了,天地一片昏黄。孤独的人对寂寞的梅,凄风冷雨,四顾苍茫。凄苦,忧伤,凄凉。还有什么更让人绝望的呢?那就固守一份倔强吧,风中雨中,水里、泥里,只有香如故。
唐人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喟叹,有凄凉之况味。黄昏中的陆游,是不是也感受到了那样的凄苦与无奈呢?
黄昏的万般滋味,李清照品味到了。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只不过,李清照对黄昏的感觉,更加细腻,更加丰富。黄昏中,把酒后,所有的,所有的悲喜,层层叠叠地来了,婉婉约约地来了。就像那秋雨,一霎儿疏一霎儿密,一霎儿凉,一霎儿热。
陶渊明东篱采菊,见的是南山,是悠然。李清照东篱把酒,却看见了黄昏,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
暮色洒过来,笼了那疏疏密密的篱笆,肥肥瘦瘦的菊,还有微醺慵懒的女人。酒劲涌上来,花香一缕缕袭来,抑制不住的心事,远远近近地来了,断断续续地来了。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原本想,漫天彻地的黄昏,会将一个借酒消愁的女子,包裹起来,保护起来。哪里想得到,黄昏的暧昧,黄昏的温情,却让一个满怀心事的女子,沉醉了,销魂了,憔悴成了一支萧索在黄昏的瘦菊。
对黄昏感悟最为透彻的,或许是宋代的赵令畤了罢。
“断送一生憔悴,只销几个黄昏。”
是啊,有什么比黄昏更让人断魂的呢。(本文于2025年7月18日发布于hth官方网页入口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