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2024年上半年已经结束,现对上半年的工作反省如下:
反省一:关于基础管理
做生产就是做基础,所谓基础工作我的理解:是规范、行为、习惯;如何保证基础工作落实落地,靠的不是某一天,某一时间段,而是通过日复一日的坚持,不断的宣贯、检查、纠偏,将整个工作流程稳定控制到一个合理的程度,减少或杜绝大的偏差和失误,促使正常工作的可持续运转。
上半年波纹管加料方面,特别是5月份出错3次,对于生产车间造成一定的干扰。根本原因是我们基础管理不实,一方面车间管理人员没有养成坚持检查纠偏的习惯,另一方面员工没有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多组份加料先后顺序不明确,出了问题后更多的依赖于事后的监控取证,问责处理,缺乏一套有效的事中控制方式。
通过对加料出错的原因梳理分析:物料种类偏多是客观因素,核心问题是偶然出错的情况不能第一时间知道,缺乏对结果负责的能力;从人员的技能水平分析,出问题的基本为老员工?曾一度陷入迷茫,为什么我们的老员工加料会不准确,反而是新员工基本没有出错?带着问题思索,交流,问题的根本在于工作时的状态和方法,缺乏统一的规范要求,缺少监督管理。围绕这些问题先后梳理加料规范,规定加料顺序,自查加料后的袋子,自我纠正预防,将问题拦截到前端。经过一个多月的基础工作推进、案例分析、责任落实、沟通交流与培训宣贯(多组份拌料必须自查),员工基本具备检验自己加料准确性的能力和习惯,能够按统一顺序加料,及时自查,加料准确性明显改善,生产车间反馈少了加料人员的状态也变好,信心提升,其他各项基础工作有序推进。
反省二:关于账表账务
物料加工部的核心是保障生产车间的熟料供应,严格按配方混料,但更加复杂的不在于混料,而是账务账表的处理,简单的说就是每天各混料车间的熟料盘点,原料盘点,破碎料的使用,不仅要做到账实相符,更重要的是各种物料使用要对应配方录入GS系统,做账处理上相当耗费精力和时间。
关于账表难度较大的部分:主要体现在不同配方、不同牌号的物料的切换,各类废料的整合,拆分,回用,不仅有类别的限制,更有投入和产出的平衡限制,每一个数字背后都需要专业,专注,用心的对待。GS录入,选用物料,填报数字上更加需要诚实、认真、负责。报表编制的人员必须理解账表之间的逻辑关系,将实际用料业务通过数据账表体现出来,不仅反馈的是真实的生产情况,更加体现的是个人逻辑思维能力,用心程度,容不得半点差错,若一个数据出错,纠错过程相当费时费力,在这方面,我们的业务能力还很薄弱,还需要加强人员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反省三:关于人员管理
混料车间员工普遍年龄50多岁,沟通培训的工作自然不能少,年龄大了本身的记忆力无法和年轻人比拟,需要车间、部门管理人员更多的耐心和细致的交流了解,不能指望一次能把问题说明白,讲清楚。因此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沟通,理解,达成共识,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发出的每一个指令执行起来没有偏差,关心他们的工作环境,身体情况,不能过于生硬的解决问题,表面看问题解决了,实则没有想明白,这是大忌。
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偶然间能听到带班人员的牢骚:“一直说就是不改,一个人后面要跟一个给其操心,加个料加不清楚卫生也搞不好”等等,我想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关心,了解沟通的不够,只是安排让这样那样干,也没有特别具体的流程说明,更没有真正的告诉为什么这么干。一起开班组会议时,应该让大家都发言,谈谈他们自己的认识,想法,只有一点点的沟通明确,才能真正的拉近心与心的距离,有问题时知道如何处理,找谁处理,工作才能目标一致,想法接近,行动时才能少出错。
上半年细节方面做了几件小事情,对于促进生产稳定性有一点改善,但执行上还需要不断复盘巩固,下半年需要继续从规范、现场、基础、工作环境等方面进行改善提升,还有很多可以做的更好的地方等待破局。
路虽泥泞,但我们有方向,有目标,脚踏实地再出发!
以上是为反省,请领导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