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反省
文章来源浙江hth官方网页入口型材     作者李红英     日期2025-01-14     点击量272

我很喜欢一句话——极度的坦诚就是无坚不摧,很多次和别人提起,当初加入hth官方网页入口,反省文化是吸引我的重要原因之一,组织中的人能常常审视自我,并且形成文化,对我来说是很新鲜和了不起的事,是有底蕴的公司才能坚持做到的事。虽然写了很多次的反省,不经意之间,发现一次比一次花的时间要长,一次比一次更慎重,因为坦诚面对自己,是需要静下来,跳出自己来剖析自己的,是需要认真回顾过往,找到那些触动自己、冲击自己的难忘瞬间,从中看到自己的不足,或总结经验避免重蹈覆辙,或令自己长出“新的血肉”,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理性之外再勇敢一点

2024年8月26日,在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及辖区派出所的见证下,我代表公司与一名脑溢血员工家属达成调解协议,至此,一件耗时近2年的员工纠纷事件终于画上句号。我记得那一天,因为协议的金额,我与对方僵持许久,坚持在原有金额上减了1万,不仅仅是考虑社保因素,拉锯战的谈判过程,还有前期耗费的人力物力以及各方的交涉博弈让我有一种难言的郁闷之感,是的,郁闷大过如释重负,因此最后我也想坚持态度。前期经历了给员工募捐、与家属谈判失败、家属遗弃员工、送员工到医院康复、与员工户籍地各机构联系(甚至12345也用上了)、寻求街道、工会、救助站帮助、护送员工回老家与当地政府斡旋,再到员工家属来杭州各处投诉,谈判的条件又回到了一年前。回想起来,我总觉得自己尽力了,但是,可不可以再勇敢一点呢?当初家属遗弃员工在公司门口,因为咨询了律师,律师建议不可随意移动员工时,我是不是也很怕处置不当,让自己和公司承担责任?然而,事实上无人监护的状况最终还是逼迫我把员工送回了老家,因为觉得长期这样也不是办法,这不是也没有遵循律师的建议吗?这个案例是我工作以来遇到的最为特殊的,连民法典都要去研究一番的程度,身处其中时,我相信做的一定是权衡利弊后当下最稳妥的决定,但回顾这整件事,我不得不反思,遇到棘手之事一定要开启上帝视角,将事件的条件因素、发展过程进行推演,就像解数学题一样,而理性之外的勇敢,则是提供一个新的变量,也许事情会产生新的走向!

二、打开思路,办法总比困难多

下半年基地总经理有了变动,寇总从湖南调入下沙基地。我初入hth官方网页入口时,因下沙基地为市场管理科的驻地,我对寇总早有耳闻,得知总经理变动时,颇有一种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好奇之心,见到寇总后,领导和蔼近人,但也散发出一种不怒自威的强大气场,职业习惯让我默默地把领导归为“老虎型”人格。然而,这样一位既管基地又管项目部的忙碌的领导,仅仅用几个故事,就让我打开了思路。

1、给阿姨200块找东西

领导和一个朋友吃饭,朋友的孩子在餐桌上遗失了一样贵重物品(用纸巾包着的),事后朋友发现后打电话让餐厅帮忙找一下,餐厅说找不到,估计当作垃圾都倒在垃圾桶里面了。朋友想找不到就算了吧,领导当时就出了个主意,说给餐厅阿姨200元钱让阿姨寻找,一个阿姨一天的工资都没有200元,翻一翻就能挣200元,最终如领导判断的那样,阿姨翻垃圾桶找到了。

2、给酒店免费通马桶获得关键信息

这是领导讲的一个关于营销机构获客的故事,应该是西南市场在攻酒店门窗改造业务时,领导提了个建议,是不是可以提供免费通马桶的服务,这样可以很自然地到酒店内部,获得关于酒店改造信息以及关键联系人,找到突破口,如果很生硬地去推销,去打听,容易让人反感产生戒备之心。

每当我听故事的时候都津津有味,听完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还把领导讲的故事在部门例会上给大家讲一遍。我为何对领导的故事印象如此深刻,细细想来发现不仅仅是思路上的一种点拨,更是一种管理方法的示范。思路点拨是指遇到事情要学会想办法,出奇招能四两拨千斤,开动脑筋总能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管理方法示范是,你对下属说教再多,那也只是一种管理的“术”,讲故事是一种“法”,而这个故事本身蕴含的意义则是“道”,一个会讲故事的领导,是将自己的管理智慧用一种最能获得共鸣的方式,把大家朝着一个方向引领。原来,领导所说的“无为而治”本身就需要极其深厚的功底,反思我自己,更多的时候是不是就着事情讲事情,抓着事情说道理,显得生硬且单一?以后是不是也可以多总结,多思考,讲好人事管理的故事,学习尝试领导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管理方法呢?

三、打破边界,重塑主人翁意识

人都有边界,大小不一,表现不同,与阅历、格局、认知都有关系,以我自己为例,我一度认为分工、定位很重要,这是组织内秩序的保障,尤其对具体执行层面的岗位,很多东西你得明确,让他获得一种“安全感”,这就是我思维的边界。还记得项目部成立初期,彼时领导搭建团队在内外部物色人选,肖总打电话给我借用雷振时我在车间,毫不犹豫听从了领导的安排,但也傻乎乎的追问了一句“领导,项目部的人事工作她是负责还是协助啊?”你看,我还挺执着于“角色”这个概念的,我认为角色是一种定位,定位的不同决定了分工的不同。到后来,随着业务的变化,我发现自己的想法还挺可笑的,每个人应该随着环境的变化,及时地调整自己,职场上有这种边界本质上就是螺丝钉思维,一个螺丝钉只适合放在一个地方,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面对公司严峻的经营形势,作为人力资源的管理者,要把每一个人都看成是多面手,要鼓励每一个人成为“六边形战士”,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价值。就好比寇总讲的关于家庭主妇的故事,一个家庭主妇在家里,要哄孩子、烧饭、做家务,很多时候很多事都是同时在做的,没有一个人在自己家里说孩子不管我只负责做饭,最根本的,是员工在企业里的主人翁意识,真的认同企业热爱工作,也就没有了“边界”。

四、寻找那些与我们不同的人

毫不避讳地说,我很喜欢我现在这个团队,批评她们的时候有,处罚她们的时候也有,心中暗暗挑刺的时候也有呢。我知道她们有各自的问题,但也有着各自的优点和可爱的一面啊,有时候还是会护短,就跟看自己的小孩一样。我曾想过,为何喜欢她们每一个人,后来发现,她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一部分的自己,当我面试她们时,可能已经和她们身上那部分与自己相像的地方产生了共鸣,也许这是“缘分”的另一种解释。但是最近,我也意识到另外的问题,是不是我潜意识里,找的都是与我们相同的人,这个相同不尽然是与我相同,也与我对hth官方网页入口对岗位的认知相同,然而,我的认知它本身就存在局限啊!当我发现这个问题时,我决定要尝试用不同的眼光来寻找人,这不是靠感性来解决的问题,而是确定方向后要转化为面试考察的着力点,用案例型、压力型甚至陷阱型的问题来面试挑选人,寻找那些与我们不同的人,也许你驾驭不了的,正是你的短板所在!


版权所有 © hth官方网页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