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反省
文章来源湖南hth官方网页入口化建     作者周述斌     日期2025-07-15     点击量85

由生产辅助部门转换到生产,除了需要努力做好基础技能学习,更要推动基础工作开展、提高生产效率、强化工作执行落地、落实人员优化,提高过程可控性,结合实际工作,反省如下:

一、心动不如坚定的行动

作为生产人员,我们其实对各项指标变化都有相应的预期,对于指标的影响点都针对性分析过,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甚至也做了方案规划。等到没有退路需要必须以往措施进行改变时,我们会用方案提了几次公司没有批准、价格投入金额受限等作为落地执行偏差的理由解释。改进的过程肯定会有不同的看法,投入的难度,尤其是总体销量下降的情况下,正如曾总在技改上经常说的一句话,不要因为方案一次被否定就不去继续推进,要充分借助设备厂家的力量进行完善,只有有强烈的改变欲望,我们才能在投入时有备无患,积极争取。例如我们造粒免磨粉项目其实最早就尝试过用刀片改进,因为车间反馈电流波动暂停,等到别的基地稳定运行后我们又重新模仿学习,实施过程还没有全身心投入、跟踪,导致酬宾期间磨粉需求大的时候没有推上去,未能有效发挥免磨粉作用。正如自动化招投标有厂家所说,投标就是把自己当成打不死的小强,反复做方案、投标、议标,只有参与了才有机会中标。我们也要学习这种小强精神,对做过的方案不断去优化、降低投入成本,通过设备或人员整合后,能够降低部分投入成本从而实现投入,或者说因为产品结构调整,必须投入时我们能够第一时间申请,快速投入。

二、人员缺少长远规划

产销忙的时候我们疲于应对产销,未能利用高产阶段做好多能工培养,产销淡的时候考虑指标,不敢多上人员专门培养,出现人员偏多但又存在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今年多能工培养梳理时发现,2年以上的老员工占比80%,但再核对能够开机人员,又屈指可数,应对定做频繁开机、切换生产模式时,出现开机、米重调试滞后,不利于指标控制局面。今年人员优化谈话时,往往时间越久或技能偏弱的人员越难优化,导致新人无法引入,缺少可培养的苗子。回首广东、福建刚投产时,我们还是过于保守,担心酬宾阶段无法满足产销,未能及时输出人员,也未能坚定地告诉员工年后面临出勤少的困难。正如支援广东2个混料工回访时所说,一开始打死也不去,担心离家远,到后面又庆幸选择调往广东,最少每天有班上。其实哪怕是技能偏弱人员,也要比新招人员能够适应我们的生产模式,能够实现双赢。

新产品不断推出,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同时品相提升也是我们后续的重点工作,作为生产人员,我们要拓宽眼界,向同行借鉴学习,做好产品质量的同时要做好各项指标分析,通过设备技改、用料创新、效率提升来达成加工成本下降,助力市场。

以上是我的反省,不妥之处还请指正。


版权所有 © hth官方网页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