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天涯,向死而生
来源:hth官方网页入口论坛         作者:香薰古琴         时间:2025-06-23         点击量288

一零九七年夏,阳光灼热。已过花甲之年的苏东坡携次子过,在弟弟苏辙及亲人的搀扶下,步履沉重向海边走去。他知道,再前一步,他就要渡海而去。海岛上的山峦依稀可辨,华发苍髯、老泪纵横的苏东坡回头向众人拱手作揖,挥泪诀别。送行的亲人在海边恸哭不绝,如同生离死别。

太皇太后驾崩,哲宗登基。苏东坡被贬至岭南惠州后,看到这里两条河自北流入,亚热带植物茂密,说“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在惠州,临近地区的官员借此机会亲近这位大文豪,而苏东坡自觉无官一身轻,广交挚友,品尝桂酒,写诗作画,享受爱情。苏东坡在惠州留下了许多讴歌爱情和岭南风光的诗词“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亲民爱民,疏通渠道,架桥引水,其实是做出了一番成绩。他修建了“朝云堂”,打算在惠州一直安居,度过一生。

可是,就连这样的现状都被朝廷那些小人妒忌,他们觉得他的生活太滋润了。还可以流放到更加惨的南荒之地。

如果说岭南惠州,还能使他勉强在这里安放余生。那么流放海南,对于一个62岁的老人,几乎是穷途末路。

北宋时期的海南,叫域外。因为与大陆隔琼州海峡,只有北部沿海有少数汉人,整个海岛基本都是黎人,就是现在的黎族。他们的风俗和文化习惯跟汉人并没有大融合,甚至还有排斥。黎人住在高山上,懒于耕作,以狩猎为生。这是中原文化的藩篱之外,苏东坡是被陷害的元祐大臣中唯一被贬谪到此地的人。他的弟弟苏辙则被贬到雷州半岛。在当时看到,海南根本不适宜居住,气候潮湿。五谷、布匹、食盐甚至一些农具都要从内地输入。“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

这真是亲着痛,仇者快。

他已经年逾花甲,身体病弱,在惠州失去了相爱的妾王朝云。这是真正的流放。孤独、艰苦、疾病和绝望。“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今到海南,首当做棺,次便做墓乃留手疏与诸子,死则葬于海外……”

此去,他已经做好了葬身海外的准备。

情况比他想象得还要糟。他住在一所小房子里,房顶漏雨,床东挪西移,被褥东西无不发霉。早上醒来,许多白蚁死在床上。就这样的条件,还得益于一个好心的县官相助。

苏东坡曾经官至礼部尚书,他的过山车般的传奇人生,成了知识阶层传承不衰的理想人格。一个人的人格只有艰难孤独的条件下才能释放不一样的光芒。现在我们海南成了旅游胜地。一千多年前,苏东坡在这个远离大陆的蛮荒之地,流放了三年,不只是朝廷,连他自己都觉得此去海南,绝没有生还的希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代大文豪苏东坡身在江湖,险恶难易其志,他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昭示于地远天偏的天涯孤岛。

随遇而安。贬谪詹州,远离高堂,苏东坡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窘境。面对的是默默无闻的读书人和耕种狩猎的村妇野老。他跟形形色色的人都能友好相处,小小的屋子里客人不断。如果哪天没有客人,他就去邻家串门。当地人震于他的学识渊博,人家怕无法沟通。他就说:“那就说鬼,给我讲几个鬼故事。”如果没有有趣的鬼故事,就随便讲你听到的看到的。人家知道他是大文豪,请他写一首诗,他马上欣然应允。苏东坡曾经给弟弟苏辙说:“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他的眼里没有坏人,都是可以盘腿打坐、推心置腹的好人。

即使这样的豁达,前来巡视查看流放人员现状的朝廷官员,还是觉得他过得不错,将他从小屋里驱逐出去,让他流离失所,惨不忍睹。

没关系!苏东坡用自己的一点钱又建了一间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小房子。穷读书人帮他,老百姓帮他。他又有了陋室一间,特意命名“桄榔庵”。

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苏东坡在雷州半岛一别,除了苏过,其他亲人都留在内地;一起共事的挚友文人只有他一人流放海南。他是举目无亲的。而且苏东坡这个人仗义疏财,总是一贫如洗,没有什么家底。所以到了海南,住宿吃饭都成了问题。他煮青菜,吃苍耳。还发明了阳光止饿法。

一个人狼狈到这种地步,依然写诗作画,整理笔记,兴办书院。岛上没有墨,他就自己研制,差点把那间陋室焚之一炬。他在海南写的诗作一直流传至今。

苏东坡顶着凄风苦雨,蹚水而过,背着篓子去山里采药。标注药的医用和种类。苏东坡为后人为海南留下了大量的医学笔记。从另一方面说,这是海南之幸。

心里有爱,向死而生。有一本书写到:一个人得知自己将要离开尘世,每天都把屋子打扫干净,把自己手里的工作做好。他说,万一我明天死了,别人看见屋子很乱,我的工作没有干完。所以每天把所有的事情当做临终的安排。叫做向死而生。

想到没有什么路可走,就会坦然面对,无所顾忌。这样的境遇反倒使他的平民气质得到了升华。在海南,在那段对所有人来说积极残酷的岁月,苏东坡从没有放弃对诗词艺术的追求,没有放弃对朝廷的希望。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老百姓的利益当成最大的事。按说他是戴罪之身,名为朝廷命官,其实没有享受当官的待遇。说白了,朝廷是让他自生自灭的。他自己也清楚。他还是以饱满的热情,带领百姓打井,耕种,用自己的医术控制流行病,给那一方百姓带来了朝廷的普惠。

今天的海南还有很多苏东坡遗迹。像苏公祠、东坡书院、著名的桄榔庵。东坡井、东坡豆,东坡田随处可见。苏东坡对海南的影响在于他传播了中原文化,加快了海南与国家的联系,推动了海南农业和经济的发展。

可以说苏东坡这样的人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一个被放逐到到天涯海角的落魄官员,初心不改,矢志不渝。这一切都源于他强大的内心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向死而生的精神境界。(本文于2019年7月17日发布于hth官方网页入口论坛


上一条:李白的天真
下一条:怅时宜

相关文章